首頁 >> 新聞資訊 >>公司動態 >> 紐約時報:LED技術為智慧城市指一條明路
详细内容

紐約時報:LED技術為智慧城市指一條明路

哥本哈根安裝了一個由街燈和傳感器組成的無線網絡,旨在幫助市政府實現其宏偉目標——在2025年以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性之都。


在市中心一條繁忙的街道上,一連串嵌入自行車道的綠燈在閃爍,它們被稱作“綠波”(Green Wave),能幫助騎車人避免遇到紅燈。


在一條城市主干道上,卡車司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看下一個路口的紅綠燈何時發生變化。而在附近的一處郊區,新的LED街燈只有在車輛駛近時才會發亮,一旦車輛駛遠,它們就會熄滅。

哥本哈根一條自行車道的路面上,嵌入了“綠波”。

哥本哈根一條自行車道的路面上,嵌入了“綠波”。


這些裝置的目的是為節約金錢,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,并讓車流更加暢通。它們構成了一個由街燈和傳感器組成的、日益龐大的無線網絡。官員們希望,此網絡能夠幫助哥本哈根這座人口大約120萬的城市實現其宏偉目標:在2025年之前,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性的首都。


最終,這個網絡還將發揮其他功能,比如提醒環衛部門清空垃圾桶,告訴騎車人走哪條路最安靜或最快捷。這一切之所以能夠實現,都是因為燈具內嵌入了一系列可以收集數據、并將其反饋至軟件的傳感器。


這套系統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,卻已為哥本哈根在一場全球競爭中,確立了領跑者的地位。這場競爭的核心,就是要將公共戶外照明當做一個龐大的傳感網絡中樞,發揮出協調各類功能與服務的職能:比如緩解交通擁堵、更好地預測暴風雪之前在哪里撒鹽,監視繁忙街道拐角處的可疑行為(這一點讓隱私權的倡導者擔憂)。


預計在未來三年內,世界各地的城市將以LED替換掉5000萬個老舊燈具,其中大約有半數的城市位于歐洲。其中一些城市,主要是有意淘汰過時的技術,轉而采用可以持續幾十年的節能技術;但也有很多其他城市,是想要充分利用LED比其他類型照明更利于無線通信的電子優勢。


比如說洛杉磯吧,這里已經基本完成了戶外照明LED化的轉型,目前正用嵌入路面的傳感器來檢測交通擁堵情況和同步信號。


其他城市也在推進革新。一時間,開啟了數百個試點項目,還有數十個大型設備安裝工程,涉及那些具有網絡控制功能的LED。


“技術已在飛速發展了,進入網絡控制這一領域的玩家人數眾多,并且確實還在激增。”調研與咨詢公司Navigant的照明行業分析師杰西·富特(Jesse Foote)說。

見此需求,技術和軟件公司開始爭先恐后地抓住這塊市場。


“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,”穆尼西·海特拉帕爾(Munish Khetrapal)說,他在思科系統(Cisco Systems)幫忙領導所謂的智慧城市項目,“你要是錯過這次機會,就得再等20年。”


海特拉帕爾說,思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進智慧城市技術的應用,目前正和100多個城市開展合作。今年10月,公司與Sensity Systems成為合作伙伴。Sensity Systems專攻網絡升級,以協助市內各機構實現職能的對接與協調。其合作城市從芝加哥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和西班牙的巴塞羅那,不一而足。


IBM和飛利浦(Philips)也在熱烈擁抱智慧城市項目,一些沒那么知名的公司也是如此,比如銀泉網絡公司(Silver Spring Networks)。它專注于為公用事業和市政機構提供網路平臺、軟件和關鍵基礎設施服務,目前正協助哥本哈根設計、調試交通和街道照明項目。


Sensitivity Systems的首席執行官休·馬丁(Hugh Martin)表示,盡管參與者非常活躍,但還沒人創造出一個充分集成的網絡。不過高管和官員們宣稱,這一時刻就要來了。因為市政管理者迫切希望,能在提高服務的同時節約資金和能源。


“城市都在競相部署智能技術。而建立平臺成功與否,就取決于其中總共有多少節點,”馬丁表示。他所說的節點,指的是那些能夠連接到一個更大網絡上的單個燈具和傳感器。 “這就好比圈地一樣。”


在這座繁華而又有序的城市里,政府正在為提高能效、減少碳排放慷慨出資,于是,動力很明顯。已有數十家公司響應了號召。舉個例子,在阿爾貝特斯隆自治市(Albertslund)的一處郊區,有25家公司正在參與“丹麥戶外照明實驗室”(Danish Outdoor Lighting Lab)這一示范項目,其中測試并展示了大約50種不同聯網路燈照明系統。

其中一座燈具中嵌入了傳感器。

其中一座燈具中嵌入了傳感器。


該項目由非盈利性組織Gate 21與丹麥技術大學(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)、阿爾貝特斯隆自治市聯合組織,已經沿著機動車道和自行車道安裝了一排又一排的燈具,這些燈具可由技術人員控制和監測。


該項目分布在一片老工業區內,有點像是一場高科技展廳版本的世界博覽會,可以讓世界各地的市政府官員考察不同系統中的實際運轉效果,據此決定自己的城市適合采用哪種系統。


就連停車場也是項目的一部分,其中明顯可以看到自供電照明的例子。比如有一個形似蘆葦的路燈,利用燈桿上的太陽能電池和頂部的小型風力渦輪機發電照明。


“我們正在從非常簡單的單一技術,轉型為網絡的構建。在這類網絡當中,各種不同的東西都可以相互對接,”該項目的技術總監金·布羅斯托羅姆(Kim Brostrom)說。


在市中心,交通官員正對許多種方法進行測試,其中一種旨在讓行駛于主干道上的卡車不必停車,這樣可以節省燃油。最近一天早晨,本市的一名老司機倫納特·約根森(Lennart Jorgensen)在行駛途中時不時放慢或加快著卡車的速度,同時始終觀察著路上漸近的交通信號燈,和智能手機上的一個條形圖,圖上顯示了紅綠燈何時會發生變化。

哥本哈根的一條自行車道,能夠幫助騎車的通勤者避免遭遇到紅燈。

哥本哈根的一條自行車道,能夠幫助騎車的通勤者避免遭遇到紅燈。


“它很智能,”他在談到這個系統時說,又補充道,還有一個功能,允許司機在交叉路口發送信號,請求優先通過,但他并不經常需要用到這個功能。“啟動卡車是很費錢的——用的是柴油。”


該市還在測試一些系統,可在某些時段讓公交車或自行車優先通過交叉路口,而汽車則稍后放行。此外,該市已安裝了一個系統,可以向卡車司機閃爍燈光,提醒他們在右轉彎的車道上有騎車人。


但是,網絡的構建也引起了一些關注。隱私權倡導者對此尤為擔憂,稱網絡被濫用的可能性很大。網絡的可用性和覆蓋范圍之廣,加大了監控行為越界的風險,比方說,原本對街上行人活動的監控,會被利用來跟蹤一個人的行動。


只不過,到目前為止,在這個犯罪率相對較低的城市里,居民們表示并不怎么擔心政府會監控他們的行為。況且,騎自行車已成為哥本哈根近半數人口首選的交通方式,因此,著重改善騎車體驗的舉措是受歡迎的。


舉個例子,比約恩·克盧弗(Bjorn Klüver)現年33歲,他放棄了開車上下班——至少到天氣變化之前吧,而選擇了騎電動自行車往返這26公里的通勤路程。有一天,他看到交通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街上分發GPS追蹤器,就領了一個,希望幫助市政府提升該系統的效用。他表示自己并不擔心傳感器總體上日漸廣泛的應用,也不擔心自己這輛車上裝的這個,因為工作人員不會從他那里獲取任何私人信息。他那輛車,就是參加過一次Gate 21試點項目后買的。


“可以說,我是在幫忙,我給了他們自己出行時的數據,”他說,“他們只知道我的自行車在哪兒。” 


其他人也稱贊了這些舉措,尤其是“綠波”。此項技術也被運用在了舊金山、阿姆斯特丹等其他城市。哥本哈根正根據本地的騎行條件升級“綠波”,同時也在開發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及一個系統。該系統能自動給予五人及以上的自行車隊交叉路口的優先通行權。


“如果你碰到的是綠燈,就可以保持騎車速度,”克勞斯·戴西克雷伯(Claus Deichgraeber)說。戴西克雷伯現年30歲,是一名護士,一天下午在Torvehallerne市場外,他接受了采訪。只不過他傾向于坐公交車上班——“這樣會比較安心,可以戴上耳機,盡情放松。”——他也經常騎車。


不過,和本地很多居民不同的是,他說自己騎車時會戴著頭盔。“我在工作中見識過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慘狀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技术支持: 華企在線 | 管理登录
99牛牛国产精品视频,Gay片国产86电影院,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12,日韩国产欧美日韩第2页,国产大片久久免费看香港,26uuu久久五月天